在数字化时代的洪流中,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身心健康挑战。“脆皮大学生”现象的出现,不仅揭示了大学生在媒介化生存中的脆弱性,也反映了在信息爆炸与网络文化双重影响下,大学生主体性迷失的严峻现实。对此,来自江西财经大学的“有研青年”调研队发布了一则题为《“脆皮大学生”何以自救——试析大学生媒介化生存与身心健康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调研报告。
调研通过深度文本分析和政策建议的整合,揭示了大学生在媒介化生存中主体性迷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多维度的策略建议。调研强调,构建一个支持性的社会生态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调研建议,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包括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教育机构等,形成合力来支持大学生。其次,需要整合服务与资源,开发一系列服务项目,如建立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热线等。此外,还需要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对社区支持体系的认知度,并定期组织培训工作坊,提升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调研还提出,构建严密的监督机制是确保社区支持体系有效运作的关键。通过定期收集居民反馈,以数据为依据评估服务的实际效果,并灵活调整服务方案,以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调研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构建一个支持性的社会生态提供科学指导,帮助大学生在媒介化的世界中稳健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文/朱星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