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媒时代,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是青年学子能够承担起未来社会重任的重要基础,因而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日益关注,对此,江西财经大学“有研青年”团队围绕媒介化生存的现实背景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调研,并发布《脆皮大学生何以自救——试析大学生媒介化生存与身心健康的相互作用关系》报告。

报告指出,大学生群体易受网络暴力、信息过载、价值观冲突等多方面冲击,呈现出深度媒介化的生存样态,导致身体、心理、社交多方面的“脆皮”问题。如信息过载、网络成瘾、社交焦虑等问题,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通过调研样本分析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能控制上网的冲动,并且认为网络与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所关联,体现了网络媒介过度使用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和整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针对这一现状,该团队通过分析2018年至2024年间全国“两会”相关建议提案,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报告,从个人、高校以及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个人层面,鼓励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规划时间,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在高校层面,呼吁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服务,并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在社会层面,则提倡构建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引导媒体发挥正面作用,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

“有研青年”团队的研究成果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更为高校和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该报告不仅是对当前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的一次深刻反思,更是对未来青年成长环境改善的一份有力呼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栋梁,其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文/朱星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