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对象与性质
    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MPA)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及部分工商企业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具有较宽的知识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需要,熟悉某一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以及其它公共服务人才。
    二、报考条件
    2016年9月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或2014年9月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的人员(含自考、函授、夜大、电大)。
    三、入学考试
    1、考试科目:①英语二(100分);②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包括语文、数学、逻辑,共200分),共计二门。
    2、考试科目时间安排:2018年12月下旬,上午8:30—11:30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14:00—17:00英语二。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招生指标与录取
    2019年我校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PA招生指标预计共为150个,学校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由我校自主划定分数线择优录取。
    五、培养方向与培养方式
    1、培养方向:①公共部门行政管理;②公共政策分析;③公共财政与税收管理;④区域发展与战略管理;⑤公共投资与项目管理;⑥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
    2、培养方式:我校全日制MPA培养采取脱产周末学习方式,录取考生须把人事档案调入学校或与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非全日制MPA采取非脱产集中或周末学习方式(由考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集中学习方式为每学期集中学习3次,每次一周左右;周末学习方式为每周末集中学习两天,录取考生毋须把人事档案调入学校。
    六、学制与学位授予
    实行学分制,学制2~5年,学生学习期满、修满培养方案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学位论文等规定培养环节者,授予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专业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培养费用
    按赣发改收费字[2013]753号文,学习培养费共计4.2万元/生。
    八、报名程序及要求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9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8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网报流程:进入报名网页—考试类型(选填管理类联考)—报名院校(选填江西财经大学)—报名学院(选填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报名专业(选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填一个)。上传的本人照片须严格按网站上的要求,否则网报不能通过。网页上显示网报成功后方可退出网站。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为英语。
    (3)考生须选择本人户口所在地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设区市报考点现场确认和考试。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和地点
     2018年11月上旬,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公布时间为准,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三)2019年实行考生从网上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在2018年12月15日至26日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本人《准考证》。
    九、其它事项
     1、报名点不接受未进行网上报名的考生进行现场确认。
     2、报名点在报名时不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工作在录取阶段集中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届时由中心配合组织考生在录取前按照要求在指定时间段到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具体时间、方式另行通知。
     3、我校MPA一律不录取各级党校毕业生,如资格审查时对毕业证书真伪无法辨认,由考生自行到相关权威机构进行认证,持认证证书再次进行资格审查。
    十、参考书目及考前辅导
    1、参考书目: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编制的考试大纲(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及习题集(英语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考前辅导:按国家有关规定,学校不安排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考生可自行联系培训机构参加考前辅导。
    十一、招生咨询
    联系部门:江西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办公室;联系人及电话:纪老师,0791-83816613(电/传),13970924528;电子邮箱:372245661@qq.com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双港路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北区财税大楼三楼316室;邮编:330013
    网址:http://mpa.jxufe.edu.cn
    微信公众号:jcgdmpa

 

江西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始创于1923年成立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农、教育、哲学、历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2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
    江西财经大学于2005年获得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公共管理学科获得“B-”好成绩。学校设立了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和MPA教育中心,中心拥有现代化教学条件,拥有一支学术精湛、教学认真负责的公共管理教师队伍。在学科建设总体布局上,形成了较为齐全的MPA教育支撑学科层次体系,为开展MPA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学校成立了完整的组织体系,保障江西财经大学MPA教育的健康有序开展,包括:一是众多公共管理实际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二是50多位资深教授、专家组成的MPA研究生导师组;三是专门负责MPA研究生日常管理的MPA教育中心。
    完整的学科体系。作为MPA教育的承担者,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整合财政学、税收学、行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强化公共管理教学和研究,进而形成“三个公共”(公共管理、公共经济、公共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
    强大的师资阵容。中心力量雄厚,专任教师57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49人,教授26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57人,校外实践导师100人;教育部财政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省“赣鄱人才555”工程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省教学名师、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27人次。。同时,特别重视与实际部门的联系,拥有一支相对固定的校外学者、专家队伍。
    明确的培养对象。根据我校的经济、管理类二个主体学科群优势,针对江西省的管理队伍现状,我校将MPA专业培养的主要对象确定为省级以下各级党、政、群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
    稳定的培养方向。我校MPA设立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党政部门及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的职能行使,主要包括:公共部门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财政与税收管理;区域发展与战略管理;公共投资与项目管理;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等培养方向。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我校特别注重案例教学比重,通过鲜活的案例教学让学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深刻理解专业化的公共管理理论,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队伍采取校内师资和校外师资相结合、高校师资和实际部门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在立足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原有师资的基础上,充分依托全校相关学科的师资力量,选聘具有公共管理的调研实践和咨询经验的教师任教,为MPA教学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供第二次就业的机会。报考我校公共管理硕士的考生正式录取后可将个人档案调入我校,学习期间我校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毕业时按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身份求职和就业,学校将为落实了正式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开具就业报到证。

 
公共管理硕士(MPA),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有好多人到目前为止都没搞清楚MPA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MPA的相关信息。全是干货,拿走不谢!【MPA】
 
          问:什么是MPA?
    答:MPA是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简称,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
    问:MPA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答:MPA毕业生主要是到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机构工作。目前,美国公共政策领域中50—60%的工作人员具有MPA或相近的学位,而且MPA毕业生也大量进入美国商界、文化管理部门、大众传媒机构、甚至金融领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培养MPA的口号是“为21世纪准备领导人”;法国的国家行政学院被称为培养法国政治精英的摇篮。我国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公职人员现约2000万人,具有MPA学位的还不到10万,拥有MPA学位对公务员职业发展无疑更具优势。
    问:MPA和MBA各有什么优势?
    答:MBA研究生培养的是高质量、处于领导地位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使他们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有战略规划的眼光和敏锐洞察力。MPA研究生培养的是政府及非政府公共机构中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使他们具备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
    问:MPA专业学位与统招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是否一样?
    答:硕士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统一印制,硕士专业学位和统招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是等价的,只是类型不同。比较而言,专业学位的硕士论文必须结合工作实践来撰写,偏重应用性;统招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理论性较强,偏重学术性。
    问:公务员有必要再考MPA吗?
    答:公务员攻读MPA,能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将MPA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MPA学习是公务员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再提升,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问:报考MPA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基本条件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基本条件二: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问:全日制MPA与非全日制MPA有什么区别?
    答:MPA研究生招生类型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培养目标都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都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MPA研究生均通过每年12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收,可以转户口、调档案,在完成规定学业后,MPA毕业生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证书)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俗称为“双证”。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上课时间不同。非全日制:集中上课(每学期集中三次,每次一周左右)。全日制:周末集中上课(每次两天)。非全日制证书上会标注“非全日制”,全日制证书上表明“全日制”。
    问:MPA研究生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有哪些规定?
    答:被录取的MPA研究生可以选择“脱产”或“非脱产”方式进行学习。具体办法可由各培养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脱产”学习指脱离工作岗位,与一般在校学生一样,全时在学校学习的学习方式。
    “非脱产”学习指不脱离工作岗位,利用假期到学校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非脱产”学习时间一般为集中上课。
    问:MPA考试科目都有哪些?
    答:1、英语二(不含听力,满分100分);
    2、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总分:200分,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
    问:MPA的录取分数线是怎样划定的?录取率如何?
    答:录取分数线是根据当年国家的指导分数线结合各招生院校考生的具体考试成绩,由各招生院校自行确定。各招生院校报考人数不同,考生学习程度不同,录取率也各不相同。
    问:MPA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前是否还要参加全国的外语水平考试?
    答:MPA研究生是通过全国联考录取的,只要在学习期间修满学分,又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即可获得MPA专业学位,不需要参加全国的外语水平考试。